近日專業在線股票配資網,因旗下基金中報披露了管理人及其高級管理人員被監管處罰的內容,千億公募興銀基金被一條網傳消息推上了業內熱門話題。
據傳,被處罰的高管疑似興銀基金副總經理洪木妹,原因是逆回購買入監管嚴禁投資的低評級AA債券。
不過,興銀基金很快就網傳消息向媒體進行了公開辟謠。興銀基金稱,網傳信息所提及產品運行正常,不存在買入低于法規規定評級債券等問題。
據了解,興銀基金這家券商系公募過去一年靠貨幣基金和債券型基金規模的激增“沖”進了千億公募的行列,但權益類基金規模占比較低。而證監會曾在2022年發文提出,大力推進權益類基金發展,不斷提高權益類基金占比。
接下來,興銀基金還要靠固收類產品沖規模嗎?
被罰并卷入謠言
根據興銀基金旗下基金披露的2024年中報,管理人及其高級管理人員因未嚴格執行公司制度,于2024年4月30日被上海證監局出具警示函。現已完成整改。
上述公告內容已經在互聯網發酵,據網傳消息,被處罰的高管疑似興銀基金副總經理洪木妹,原因是逆回購買入監管嚴禁投資的低評級AA債券。
根據證監會2016年推出的《貨幣市場基金監督管理辦法》,貨幣基金不得投資信用等級在AA+以下的債券與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興銀基金旗下的貨幣基金在基金招募說明書中也有注明此規定。
業內人士認為,監管此舉是防止貨幣基金為了短期沖擊業績和規模去做風險偏高的“信用下沉”。
另據網傳消息,興銀基金董事長吳若曼自去年上任之后,曾在去年末有提升貨幣基金規模的計劃。
不過,上述網傳消息已被興銀基金官方人士公開向媒體辟謠:“網傳信息使用夸張失真的表述引流,扭曲夸大、與事實嚴重不符,對我司的商業信譽和正常運營造成了嚴重影響。信息所提及產品運行正常,不存在買入低于法規規定評級債券等問題。我司將保留進一步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依靠固收類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興銀基金成立于2013年10月,是一家券商系公募,公司大股東是華福證券(持股76%)。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旗下公募管理規模為1284.86億元。
雖然大股東是券商背景,但從基金規模占比的類型來看,興銀基金是一家偏固收類投資的基金公司,旗下債券型基金最新規模為668.89億元,貨幣基金最新規模為572.71億元。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基金合計規模占總規模比已經超過95%。主動股票型基金規模不足1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不足40億元。
而正是靠固收類產品,興銀基金才在近幾年迅速“沖”進了千億公募的行列。
數據顯示,2023年三季度末,興銀基金旗下貨幣基金規模僅257.85億元,但2023年四季度末時,貨幣基金規模已經達到613.8億元。其中,規模增長最快的是興銀現金增利貨幣,彼時環比增長超90%,目前也是公司旗下規模最大的貨幣基金,最新規模為395.4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同年5月,興銀基金迎來了新任董事長吳若曼。興銀基金副總經理洪木妹從2023年8月至9月陸續開始管理包括興銀現金增利貨幣在內的多只貨幣基金,此后其管理的貨幣基金規模得到大幅增長。
未來面臨挑戰
目前,興銀基金總經理一職暫時空缺,由現任董事長吳若曼代任,前總經理趙建興因工作調動于今年7月22日離任。
對于過去一年多剛完成高管更替的興銀基金而言,接下來還要面臨嚴峻的市場考驗,比如,其比較依賴的固收類投資產品,隨著當前利率的持續下行,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不再穩居2%,債市被“過熱”的資金涌入也存在風險隱患,同時還有震蕩加劇、投資難度加深的權益類市場。
就基金中報披露的監管處罰對象是誰,公司為何靠固收類產品發展,權益類產品未來如何發展等問題,《國際金融報》記者向興銀基金官方郵箱發送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暫未有回應。
記者夏悅超專業在線股票配資網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配資網站觀點